井岡山江宣干部培訓中心 · 簡介
一、概況
井岡山江宣干部培訓中心隸屬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是一家集干部培訓、傳統教育、會議拓展、旅游接待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機構。2017年承辦培訓班168期,培訓學員7300余人,2018年承辦培訓班172期,培訓學員7500多人。培訓單位來自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單位、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因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廣大培訓單位和學員喜愛和好評。
培訓中心下轄江軒賓館、井岡山斗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博物館一樓大型劇場。井岡山斗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由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創意策劃和監制,特邀魯迅美術學院和中國電影集團歷時18個月精心創作完成,全長112米,高18米。主要內容分:《三灣改編》、《大井練兵》、《茨坪安家》、《井岡山會師》、《八角樓燈光》、《龍源口大捷》、《黃洋界保衛戰》、《向贛南閩西進軍》八個場景。
二、中心基礎設施實景
培訓中心有112個標準間、7個單間、6個套間,共計237個床位,房內配有電腦、圖書,免費國內長途任意打,免費WIFI全覆蓋;8個大小會場和圖書室、健身房、書畫室,多媒體設備齊全。
三、中心部分經典課程
宣傳思想文化類
《習近平總書記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講話精神輔導》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掌握看家本領,切實增強“四力”》
《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強化互聯網思維,著力提高網上輿論引導能力》
《網絡安全法規與網絡安全》
《思政課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
《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
《加強軟實力建設,堅持文化自信》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與組織管理》
黨史黨建黨風類
《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
《輝煌歷程--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100年》
《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經驗與啟示》
《品讀紅色家書,牢記初心使命》
《學習習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的的重要思想》
《講好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
《機關黨支部書記工作和工作方法》
《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工作方法》
時勢政策類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精神解讀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輔導》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思維》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輔導》
《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國家經濟發展及國企應對策略》
《疫情下世界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幾個特點》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與全球經濟治理秩序重建》
《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中國經濟社會新發展》
《堅決打贏扶貧攻堅這一仗——學習習近平“精準扶貧”戰略思想》
《增強法治意識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現代企業管理類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高質量黨建推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
《國有企業三項制度改革經驗》
《井岡山斗爭對企業管理的啟示》
《卓越領導力和高效執行力》
《情商管理與團隊協作》
《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
《中青年干部成長的要素和特點研究》
《學習毛澤東的戰略思維增強領導判斷力》
四、中心培訓課程
近年來,培訓中心積極創新和豐富培訓內容,總結挖掘出專題教學、現場教學、互動教學、體驗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視頻教學、激情教學、社會調查等培訓課程,實行多角度的立體式教學。
1.開班儀式
通過成立培訓班委,介紹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要求,舉辦開班儀式,齊唱國歌、授班旗,增強學員的責任感,在思想認識上進行熱身。
2.專題教學
作為最具原創意義的革命精神,“井岡山精神”跨越了時空,因此,將“井岡山精神”融入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貫穿、弘揚“井岡山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讓歷史告訴現在,讓現在啟迪未來。名師講座,全面論述,以獨特的革命歷史為載體,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啟新征程。
3.現場教學
在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的革命歷史資源的基礎上,使革命舊址舊居轉化為教育培訓的新課堂,將豐富的實物史料轉化為教育培訓的鮮活教材。在歷史的現場講述真實的歷史、細致的歷史、感人的歷史,讓您走進歷史的最深處去感受歷史的溫度,從歷史的土壤中汲取精神力量。
4.互動教學
真情在線,以情感人。袁文才、王佐、曾志等井岡山紅軍后代座談互動,近距離接觸、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和感人事跡。這是井岡山紅色培訓課程中的最大亮點,其感人效果也是非專業培訓機構難以達到的。它已成為深受培訓學員特別是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高級領導干部歡迎的經典課程之一。
歌中有故事,歌中有感動。用經典的歌曲講述紅色,以真實的故事打動學員,以科學的形式組織教學,點燃激情,唱響經典,激情教學,帶您走進歌聲中的“井岡山精神”。
中心的“體驗式"訓練,實現了培訓方式從”講授式“向”體驗式“的大轉變,通過穿紅軍服、重走紅軍路、模擬紅軍戰斗等方式追憶紅色歷史。它能夠有效的調動學員參加的積極性,使學員在體驗中”吸收“,真正的實現活學活用。
7.生態教學
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井岡山不僅是紅色搖籃,也是綠色寶庫,森林覆蓋率達到86%以上。這里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有藍天白云,綠水紅花。每當春回大地,杜鵑山上十里杜鵑競相開放,“五潭十八瀑”潭潭無俗水,瀑瀑似神女,隨景暢想曲,千姿心中意。
從三灣改編到向贛南閩西進軍,分八個場景通過現代科技讓學員身臨其境般感受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情感沖擊力再現井岡山斗爭時期的崢嶸歲月,是視聽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洗禮。
井岡山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更是我們黨走群眾路線的起源地和示范點。農民中建立農會等組織、毛澤東給農民挑水、朱德挑糧、領袖與老百姓打成一片,構建了我們黨與老百姓血肉相連的關系。當前,廣泛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井岡山就是現存的最好的大課堂,組織學員深入井岡山最偏遠的鄉村,開展“走進鄉村、貼近鄉親、親近鄉土”考察活動,了解農村、了解群眾,并切實幫助農民解決一部分實際困難。
通過現場討論,課后交流等課程,讓每個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體會,結班儀式上學員談心得體會,培訓所感所悟能夠結合到自己的實際工作去,最終達到培訓目的。